《甄嬛传》里每个人都活得拧巴,甄嬛想和心爱之人一生一世一双人,却落得做了半辈子替身;安陵容拼命想摆脱被人摆布的命运,到头来还是成了皇上手中的玩物。而浣碧更憋屈,明明是甄家血脉,却因生母身份只能做丫鬟,眼巴巴看着甄嬛轻易拥有她梦寐以求的一切 —— 大小姐身份、风光姻缘,这些她要拼尽全力才能摸到边儿。
要说最让人想不通的,还是浣碧这个丫鬟,竟能在甄嬛的运作下,摇身一变成了果郡王的侧妃。舒太妃作为果郡王的母亲,为啥没拦这门婚事?难道真不心疼自家儿子?
浣碧在甄家就像个矛盾体。安陵容第一次见她,就觉得这丫头比寻常小姐还水灵。甄嬛弹琴时,浣碧在一旁刺绣,原著里写得细,她心里总琢磨:“要是我是甄嬛,会不会比她更风光?” 这种攀比心,让她在甄嬛得宠时动了歪心思,跑去勾引皇上。她真喜欢那个老男人吗?不过是看甄嬛能做到的,她也想试试罢了。说到底,她心里那股子怨气,都来自 “罪臣之女” 的身份烙印。可谁能想到,正是这个身份,成了她和果郡王缘分的引线。
展开剩余65%有人说浣碧这人太矛盾,为了往上爬背叛过甄嬛,为了留住果郡王还说过甄嬛坏话,确实不讨喜。但往深了看,这姑娘活得真实。甄嬛在甘露寺被夜猫吓得生病,是浣碧顶着风雪连夜找大夫;凌云峰条件差,净白处处刁难,浣碧豁出命也要护着甄嬛。大冷天手上冻出冻疮,她还笑着说这是 “红珊瑚、绿玛瑙”。她是有小心思、会嫉妒,但关键时刻从没想过抛下甄嬛,这份情义就足够打动人。
再看舒太妃这边,她不反对这门婚事,里头藏着三层心思。第一层是念旧情,浣碧生母秦绵绵和舒太妃是好闺蜜,浣碧又生得像母亲,光是这张脸,就足够让舒太妃多几分亲近。第二层,浣碧对甄嬛的忠心,舒太妃看在眼里。她知道浣碧重情重义,这样的人嫁进王府,不会亏待自己儿子。
最关键的是第三层,果郡王当时刚被甄嬛伤透心,整日借酒浇愁。浣碧作为甄嬛身边最亲近的人,知道两人所有的过往。对果郡王来说,浣碧就像一个能触碰过去回忆的开关;对舒太妃来说,儿子被情伤得这么深,要是浣碧能让他重新开心起来,那这场婚姻就是值得的。
从倚梅园的小象开始,到夜宴上的赐婚,浣碧和果郡王的姻缘看似仓促,实则藏着各方的算计和真心。舒太妃没反对,不是不心疼儿子,而是她明白,在这深宫里,找个知冷知热、有旧情牵绊的人过日子,或许就是果郡王最好的归宿。
发布于:山西省配资好评炒股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